本站主要采用城通网盘链接分享,因为其他网盘会和谐链接!非VIP会员的朋友请点击普通下载,弹窗关闭即可。速度可能比较慢,请耐心等待,提高下载速度,送您10元消费红包。
内容简介
《众病之王:癌症传》是一部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社科文化著作。作者悉达多•穆克吉历时六年,凭借翔实的历史资料、专业文献、媒体报道、患者专访等众多信息,向读者阐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斗争史。作者借由医学、文化、社会、政治等视角透露出一种社会化关怀;生动、文学性的写作手法展现出鲜活的人物和历史事件,让读者为之动容。
这本书与其说是传记,不如说是一部战争史,一部人与癌症之间争夺生命的战争史。癌症一方是不断增殖和变种,寻求自身的永续存在的“物种”;另一方是以外科医生、药剂师和病人为代表的人类全体。与人类之间的战争一样,这场与癌症的战争也高烈度的消耗着大量的资源,包括财力,大量医学工作者的精力,还有无数患者的生命。
初读这本书,被这本书中的一场一场的或大或小的战役吸引着。我最惊讶于人类在最早先发现癌症、探索病因的过程中居然如此的“无知”与“笨拙”。也正是因为这样详实的描述,才更显其真实与艰难。比如,维萨里最初去研究解剖学是因为他想证实癌症的黑胆汁理论,然而在从刑场和墓地弄来的尸体的解剖中并没有发现黑胆汁的踪迹。结果他的研究推翻了体液学说,在此基础上的放血治疗也被证明毫无根基。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早先人类自己的身体是巨大的谜团,没有人清楚是怎么回事;一旦有什么公认的观点,便会延续很多年。如果它们事实上是错误的,就像是挥之不去的阴云,笼罩在医学的上空。比如,最早人们认为,任何关于癌症的外科手术都被医生认为是愚蠢和无用的,但从书中仔细的探求,并没有发现什么可靠的依据让人信服。他们的依据居然是,手术治疗后的病人几乎无法生存。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在当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还没有发现微生物的存在,不知道还有感染这回事。等到乙醚的发现和石碳酸的在术中应用,让手术的疼痛程度和术后生存率都大大提升,才有一些大胆的医生去尝试癌症包块的切除。这样一种演进,真是缓慢而笨拙,但是中间又有胆色非凡的医生和患者在进行英勇的尝试;可以想象,牺牲会非常惨烈。这种“笨拙”还体现在人们搜寻各种能够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上。用过的材料令人叹为观止:动物的毛发、牙齿、内脏,上至庙宇,下至野外植物都被试了个遍。人类抓住一切生存的机会,把它们当成救命的稻草,四处搜寻。不管是漫无目的,还是有系统的探索,人类还是有那么一些收获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氮芥这种神奇的东西。在世界大战中,这是一种烈性很高的生化武器,能够特异性的破坏骨髓,接触过的人们在几个月内会贫血而死。这种特性能够恰好抑制白血病中白细胞的增殖。这算是抗癌药物的随机发现的代表。如果谈起系统的思考与探索,不得不说一下病理医生西伯发现氨甲喋呤的过程。我们知道,如果少食蔬菜会因为缺乏叶酸而贫血。如果把血液的生产过程比做工厂,叶酸相当于细胞增殖的原料。于是这个医生就试着让白血病的病人服用叶酸,结果加速了他们的死亡。我觉得从逻辑上来讲这么做简直不可思议,结果这个医生本着试一试的扎实态度,还真的去做了。再后来,人们为了治疗贫血,开始大规模的从头合成叶酸。合成叶酸的过程中自然会有一些类似的分子:和叶酸分子很像,但却不是它,假钥匙占据了人家真锁孔。那么机会来了,这类似物就可以去替换叶酸从而减缓恶性血细胞的增殖进程。以上就是初读这本书的一些在细节和故事方面的看法。
作者简介
悉达多·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印度裔美国医生,科学家和作家。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癌症医师、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悉达多•穆克吉一路就读了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以及哈佛大学药学院,在牛津大学获得致癌病毒研究的博士学位,并在读书期间获得过罗氏奖学金。他的实验室主要致力于运用新型生物方法开发抗癌药物 。他已经在《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神经元》、《临床调查期刊》等期刊,以及《纽约时报》、《新共和国周刊》等报纸上发表过文章和评论。
下载地址
众病之王-癌症传(2013-2-4)[科普·医学·癌症]-[美] 悉达多·穆克吉-9787508638119.azw3:
http://xz.tbookk.com/f/560517-487424397-51a6f1
众病之王-癌症传(2013-2-4)[科普·医学·癌症]-[美] 悉达多·穆克吉-9787508638119.epub:
http://xz.tbookk.com/f/560517-487424403-e93078
众病之王-癌症传(2013-2-4)[科普·医学·癌症]-[美] 悉达多·穆克吉-9787508638119.mobi:
http://xz.tbookk.com/f/560517-487424400-631a61
(访问密码:31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