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6》罗贝托波拉尼奥,译:赵德明电子书

小说 adminlele 4年前 (2021-05-30) 78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本站主要采用城通网盘链接分享,因为其他网盘会和谐链接!非VIP会员的朋友请点击普通下载,弹窗关闭即可。速度可能比较慢,请耐心等待,提高下载速度,送您10元消费红包

《2666》罗贝托波拉尼奥,译:赵德明电子书

内容简介



《2666》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五个独立又彼此呼应的故事。第一部分,文学评论家。四位(三男一女)当代欧洲文学评论家,他们的命运因一位名叫本诺·冯·阿琴波尔迪的德国作家而联系在一起。这四位学者在各自的国家翻译、研究阿琴波尔迪,最终在国际文学研讨会上相识并成为好友,随后,一种罗曼蒂克的感情在这一女三男之间渐渐萌发……一个偶然得来的小道消息让人相信阿琴波尔迪最近忽然在墨西哥现身。于是,这四位评论家中的三位飞往墨西哥,来到一座名叫圣特莱莎的破败城市……
第二部分,阿玛尔菲塔诺。一位住在圣特莱莎的哲学教授,阿玛尔菲塔诺,正在一天天地接近神经错乱的边缘。他的妻子劳拉因为迷恋一位住在精神病院里的诗人离他而去,如今他独自和十七岁的女儿住在这个墨西哥边境的荒凉小城。有一天,他决定把一本在整理书箱时偶然发现的几何学著作悬挂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为的是看一看这本抽象的数学著作“如何抵御大自然的攻击”、“如何战胜沙漠天气”,“这样风可以在书页间游走,选择它感兴趣的问题,翻动并撕下那些书页”。
第三部分,法特。一位笔名叫奥斯卡·法特的美国黑人记者出场,他就职于一家纽约的杂志,因为一场在墨西哥举行的拳击比赛被派到圣特莱莎进行采访。在这里他邂逅了一群当地的媒体人,还结识了阿玛尔菲塔诺的女儿。法特得知,这座边境城市正在受到连环谋杀案的威胁,不断有当地妇女遭到杀害、强奸,然后被弃尸野外。法特试图采访、报道这些骇人的命案,却发现困难重重……
第四部分,罪行。整部小说篇幅长,也是黑暗的部分。作者将圣特莱莎接连发生的杀人案血淋淋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不寒而栗。作者记录了从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超过100位女性在圣特莱莎遭到谋杀的案例,警方一直未能破获这些命案,也无法阻止这些案件的继续发生……
第五部分,阿琴波尔迪。阿琴波尔迪终于现身。而他的故事要从童年讲起。这里讲述了一个出生于海边农村的孩子如何迷恋一本名叫《欧洲沿海地区的动植物》的书、如何成为一个日趋败落的庄园里的少年仆人、如何开始读小说、如何入伍走向“二战”战场、如何在战争中经历种种奇遇、如何在战后成为一名作家、如何让自己落入不得不隐姓埋名的境地、如何与发生在墨西哥的谋杀案发生联系、如何决定前往圣特莱莎……

书评


  这个时代具影响力、令人钦佩的小说家。
——苏珊·桑塔格

当代西班牙语文学中勇敢和无畏的作家。
——《明镜周刊》

波拉尼奥的写作优雅,有气魄,且风格十足,有极强的可读性……他让你觉得因为阅读他而产生变化,是他改变了你认识世界的观念。
——《卫报》

你一定会为这现代小说中伟大独特的声音入迷……认为村上春树这类作家的作品仅为小吃的读者,会认为波拉尼奥的作品是一场盛宴。
——《星期日时报》

正如阿根廷作家Rodrigo Fresan 所观察到的,这里所追求及达成的就是一种全景式小说,这也将波拉尼奥放在塞万提斯、斯特恩、梅尔维尔、普鲁斯特、穆齐尔与品钦的同一队列中。
——《独立报》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创造了一种关于拉美现实的神话,给人的印象是拉美处处有魔幻因素,到处都是马孔多。《2666》与此相反,它不承认这样的神话。……如果说马孔多是拉美起源的神话,那么圣特莱莎就证明了,任何对拉美起源或者末日的神话解读,都会是滑稽可笑的,结果是徒劳和荒谬的;用波拉尼奥的话说,就是怪异和畸形的。
——阿尔瓦罗·彼萨玛(智利作家)

略萨长久以来追求写“全景小说”,就是要在一本小说的容量里包罗万象,但是他没有一部作品达到这个理想。而《2666》的作者波拉尼奥,我认为初步达到了。他把社会、文学、哲学、历史、人类学熔于一炉,从古代“隐”的古希腊,一直写到21世纪的2002年。如此的宽度与广度,很多细节还写得非常生动。他超过了我看过的西语世界很多大作家,包括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巴尔加斯·略萨。
——赵德明

2666》与《百年孤独》完全不同,它以拉美文学少见的深度,拷问着物欲横流的社会和道德堕落的人类。
波拉尼奥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嘲弄与挑战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功。
——《中华读书报》

《2666》是用生命写下的作品,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大师之作。它是‘宇宙小说’,有摧枯拉朽的力量,像洪水猛兽,令人感到惊奇和恐惧;它有永恒性和完整性,是二十一世纪的经典作品。
——伊格纳西奥·埃切维里亚(波拉尼奥的好友、文学评论家)

他的写作跨越了他对文学能做什么的那一丝疑虑,以及文学能发现多少或敢于言说多少这个世界的灾难,波拉尼奥证明了文学能做任何事。
——《苏格兰人》

他天生是个讲故事的人。但重要的,他有能力为做爱与做诗这两种行为赋予极大的魅力。
——爱德蒙·怀特

小说的里程碑。波拉尼奥证明小说可以实现一切。
——《纽约时报》

杰作。今年激动人心的文学事件。
——《时代》

作者简介



  罗贝托·波拉尼奥( Roberto Bolaño ,1953—2003)出生于智利,父亲是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波拉尼奥再次回到智利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却遭到逮捕,差点被杀害。逃回墨西哥后他和好友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Infrarealism)运动,意图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1977年他前往欧洲,最后在西班牙波拉瓦海岸结婚定居。2003年因为肝脏功能损坏,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在巴塞罗那去世,年仅五十岁。一个四十岁之前,只知道写诗,革命,吸毒,流浪,生病的人,总之,他几乎什么都干过,除了写小说。而在他四十岁之后的十年,除了写小说,又几乎什么都没干《纽约时报》说:波拉尼奥高高地翱翔于很多拉美年轻作家之上……就像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翱翔于他那个时代的人和追随者之上。

下载地址

 

http://xz.tbookk.com/f/560517-461223592-b29a1d

(访问密码:311929)


中信图书出版社全部书籍617本百度网盘福利
西部数码域名服务器优惠券老薛主机优惠券
请通过以下商城购买正版书籍
图书库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2666》罗贝托波拉尼奥,译:赵德明电子书本站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交流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留言反馈删除相关信息。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