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留日八年,时年二十九岁,还是 一次回国,国内情况很不了解,一心只知参加抗战, 不计其他。上海举目无亲,南京还有不少留日同学,以为可以共商抗日大计。一片丹心破日密──抗战回忆录之一 池步洲 著 一、仓 卒 回 国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爆发,适值我从中国驻日大使馆武官署离职家 居从事写作之时,深感中日之战事迫在眉睫,作为中国人再也无法安心呆下去,应 该立即回国,共赴国难。于是,稍事摒当,毅然于七月二十五日携妻及三个子女自 东京赴神户,搭乘上海丸仓卒赴沪。但上船之际被日本警察留难,扣留在码头上。 幸内弟及时来到码头送行并加关说,始得登轮。距开船时间只差二、三分钟,亦云 险矣。 我留日八年,时年二十九岁,还是 一次回国,国内情况很不了解,一心只知 参加抗战,不计其他。上海举目无亲,南京还有不少留日同学,以为可以共商抗日 大计。乃于八月十一日即八·一三前夕赴南京。不料抵南京后,才发现国民党政府 各机关早已撤退殆尽,我所认识的许多留日同学都已他去,一个也没找到。我挈妇 携雏,旁徨无计,十分为难。所幸当时国民党政府设有华侨招待所,对留日学生归 国抗日者,可以免费供应食宿,我一家五口得以栖身有所。但日机时来空袭,附近 也没有防空洞可躲,我们一家人只得蒙着棉被,钻到床下。门窗玻璃多被震坏,当 时年轻没有战争经验,对此并不太感可怕,依然乐观,以为大不了为国捐躯,一死 而已,一切听天由命。 二、有朋自远方来 是年九月中旬,正当淞沪激战、炮火纷飞,,波及首都,人心惶惶,我亦报国 无门,徘徊岐路之际,我的留日老友、陕西省政府社会处处长陈固亭兄自西安来到 首都,也住在华侨招待所。他比我早半年回国,彼此也曾通过信。但这次我之归国 和他之来首都,事先未经联系。一天早晨,在招待所走廊上不期而遇,他乡故知, 倍感亲切。畅谈竟日,各抒抱负,均以国难当头参加抗日为已任,见解一致。他应 允为我找一个适当的抗日岗位;我也欣然惟他是赖。我和他是在东京相识,当时他 担任国民党东京直属支部常委,主办 《留东学报》月刊,我前后投稿近二十篇,其 中如 《日本国民性之研究》 (全文二万字)等数篇且为当时国内著名刊物 《文摘》 所转载,因此彼此相识较深,私交亦厚。当时我在东京加入国民党,即是由他介绍 的。
epub下载地址:
https://t00y.com/file/560517-414488260
https://www.gueizu.com/file-582645.html